成語(Idiom):蹈仁履義
發音(Pronunciation):dǎo rén lǚ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遵循仁義道德的原則行事,恪守正義和道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蹈仁履義是由“蹈”、“仁”、“履”、“義”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蹈”表示踐行、實踐,“仁”表示仁愛、仁慈,“履”表示踏、走,“義”表示義務、道義。整個成語的意思是遵循仁義道德的原則行事,恪守正義和道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蹈仁履義常用于形容一個人以正義和道義為準則,堅持做正確的事情,不違背良心和道德規范。這個成語適用于各種場合,如教育、工作、社交等,強調人們應該尊重他人,秉持正義和道義的原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十五年》記載了一個關于蹈仁履義的故事。故事中,晉國大夫晏嬰在朝廷上發表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得到了大家的贊同。后來,晏嬰被人告發說他私自通敵,但他并沒有屈服于這種誹謗,堅持自己的正義和道義,最終獲得了平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蹈仁履義的結構是“動詞 + 名詞 + 動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一直蹈仁履義,從不做任何違背道義的事情。
2. 這位領導以身作則,蹈仁履義,為大家樹立了榜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蹈仁履義:
1. 將每個字的意思和發音記住,然后把它們組合在一起。
2. 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例子,想象一個遵循仁義道德的人如何踐行正義和道義,從而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其他成語和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蹈仁履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向爸爸學習,蹈仁履義,做一個好孩子。
2. 初中生:老師告訴我們要蹈仁履義,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3. 高中生:在競選班長的過程中,我會蹈仁履義,為同學們做更多好事。
4. 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我們要蹈仁履義,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