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庳
成語(Idiom):卑庳(bēi suì)
發音(Pronunciation):bēi s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房屋破舊、簡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卑庳是由“卑”和“庳”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卑庳中的“卑”指低下、卑微,而“庳”則指破舊的房屋。因此,卑庳形容房屋破舊、簡陋,沒有修繕和裝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卑庳一詞常用于形容房屋的破舊、簡陋狀態,可以用來描述農村的老舊房屋、貧困地區的住房條件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卑庳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十一年》中。故事講述了春秋時期,晉國君主昭公下令修建豪華的宮殿,但是卻沒有對民眾的住房進行修繕。因此,有人對君主說:“君修宮室,而民居卑庳,不可。”這句話成為了后來描述房屋破舊、簡陋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村子里的房屋都很卑庳,沒有一個好房子。
2. 他的住處太卑庳了,連基本的生活條件都沒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將“卑庳”與破舊、簡陋的房屋形象聯系起來。可以想象一個房子四周都是垃圾堆,墻體破舊不堪,屋頂漏水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房屋相關的成語,如“臥薪嘗膽”、“一窮二白”等,以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奶奶家的房子很卑庳,沒有暖氣和空調。
2. 初中生:農村的房屋大多數都很卑庳,需要加大農村建設力度。
3. 高中生:在城市里,一些老舊的小區房屋都變得卑庳不堪,需要進行改造和拆除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