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獨異于人
發音(Pronunciation):dú yì yú r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與眾不同,獨特出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某人或某事物與其他人或事物不同,獨具特色,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才能、品質或表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才華出眾,與眾不同的品質或能力,以及某事物與其他事物不同的特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老子》中有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芻狗是指草料,被人們看作是低賤的動物食物。后來,人們將“芻狗”引申為普通人,而將“獨異于人”引申為與普通人不同、高于普通人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介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藝術作品獨異于人,頗受贊賞。
2. 這個學生的智商獨異于人,總能在考試中取得高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獨異于人”拆分為“獨異”和“于人”,并聯想“獨特與眾不同的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意思的成語,如“獨一無二”、“別具一格”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覺得我的繪畫水平獨異于人,老師經常表揚我。
2. 初中生:我喜歡寫小說,希望能創作出獨異于人的作品。
3. 高中生:他的音樂才華獨異于人,是我們學校的音樂天才。
4. 大學生:我的研究方向獨異于人,我希望能在這個領域做出突破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