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幾
基本解釋
即烏皮幾。 唐 杜甫 《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烏幾重重縛,鶉衣寸寸針。” 宋 張耒 《東堂初寒創意作竹屏障》詩之二:“竹屏風下憑烏幾,畫作《柯山居士圖》。” 元 謝應芳 《題許別駕雪山圖》詩:“ 楊 家冰山無足倚,如何坐對茲山隱烏幾。”參見“ 烏皮幾 ”。
成語(Idiom):烏幾(wū jī)
發音(Pronunciation):wū j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黑色的幾案,比喻書籍繁多、知識淵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烏幾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烏指黑色,幾指書桌。烏幾原本用來形容書籍繁多、知識淵博,后來也用來形容人的學識淵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烏幾一詞常用于形容人的學識淵博、知識面廣泛,可以用來表揚學者、學者、教授等知識淵博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烏幾最早出現在《西游記》中。在小說中,孫悟空為了修煉成仙,被唐僧師徒招募為護法,跟隨他們西天取經。一次,他們遇到了一個山洞,洞內有一位老者,手中拿著一本書,坐在一張黑色的幾案前。孫悟空看到這個場景后,感嘆老者的學識淵博,形容他的幾案像烏鴉一樣黑,從而形成了成語烏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形容詞“烏”和名詞“幾”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烏幾,對各個領域的知識都很了解。
2. 這本圖書館里的書真是太多了,簡直像一座烏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黑色的書桌與知識淵博聯系起來,想象一個滿滿的黑色書桌,來記憶烏幾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知識、學識相關的成語,如淵博如海、學富五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真厲害,她的書桌就像烏幾一樣黑。
2. 初中生:我希望將來成為一位烏幾,掌握更多的知識。
3. 高中生:他的學識真是烏幾,無論什么問題都能回答得很詳細。
4. 大學生:我認識一位烏幾教授,他對文學、歷史等領域都很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