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毖
基本解釋
謂訓教之使知戒慎。 明 趙南星 《壽史母楊太孺人八十序》:“太孺人有二女子,時時舉古者生女臥之牀下、弄之瓦甎、齋告先君之義而訓毖之。”
成語(Idiom):訓毖
發音(Pronunciation):xùn bi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訓誡、教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訓毖是一個古代成語,由兩個字組成。訓指教導、訓誡,毖指監督、規勸。合在一起表示教導、規勸的意思。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教育、教導他人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訓毖通常用于描述教育、教導他人的場景。它可以用來表達對他人的規勸、教導以及對下一代的教育。它可以用于正式的教育場合,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訓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故事《左傳》。故事中,魯國的大夫子貢在教育魯昭公時,使用了訓毖這個詞語,意思是要對魯昭公進行嚴格的教導和規勸。后來,這個詞語逐漸被廣泛使用,成為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訓毖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對學生進行訓毖,幫助他們成長。
2. 父母對孩子進行訓毖是為了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
3. 這位領導對下屬進行了訓毖,希望他們能夠改正錯誤。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訓毖記憶為“訓(xùn)你毖(biāo)我”,表示教育、教導的關系,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教育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教育、教導、規勸等,以擴展對這個話題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對我們進行訓毖,希望我們能夠好好學習。
2. 初中生:家長對我們進行訓毖,希望我們能夠端正態度。
3. 高中生:老師對我們進行訓毖,希望我們能夠努力備考。
4. 大學生:導師對我們進行訓毖,希望我們能夠獨立思考。
5. 成年人:領導對我們進行訓毖,希望我們能夠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