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劈頭蓋臉(pī tóu gài liǎn)
發音(Pronunciation):pī tóu gài li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或行為極為兇猛、猛烈,毫不留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劈頭蓋臉指的是用力打擊或攻擊,不顧及對方的感受,毫不留情。形容言辭或行為兇猛且猛烈,常常給人造成強烈的沖擊和壓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劈頭蓋臉常用于描述言辭激烈、行為激烈的場景。比如在爭吵、批評、控訴、抨擊等情境中,可以用劈頭蓋臉來形容對方的言辭或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劈頭蓋臉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馮夢龍的小說《警世通言》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妻子對丈夫的不滿情緒爆發的情節。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流傳開來,用來形容言辭或行為的兇猛和猛烈。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劈頭蓋臉的結構是由“劈頭”和“蓋臉”兩個詞組成,表示打擊或攻擊的方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劈頭蓋臉地批評了我的工作,讓我感到很受傷。
2. 她的話劈頭蓋臉地抨擊了他的人品,讓他無地自容。
3. 那個演講者劈頭蓋臉地指責了政府的不作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劈頭蓋臉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用力劈下來,打在對方的頭上,然后又用力蓋在對方的臉上,形象地表達了兇猛、猛烈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劈頭蓋臉相關的成語,如“口沫橫飛”、“言辭激烈”等,了解它們的含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劈頭蓋臉地批評了我,我覺得很難過。
2. 初中生:老師劈頭蓋臉地批評了我們的作業,讓我們意識到了不足。
3. 高中生:他的演講劈頭蓋臉地抨擊了政府的不作為,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4. 大學生:在辯論賽中,他劈頭蓋臉地反駁了對方的觀點,贏得了觀眾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