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品
基本解釋
◎ 下品 xiàpǐn
[inferion;low-grade] 下等
近義詞
低品、劣品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low-grade; inferior
詳細解釋
(1).猶下等。 魏 晉 士族門第低的稱為下品。《晉書·劉毅傳》:“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 南朝 梁 鐘嶸 的《詩品》把 漢 至 齊 梁 的七十二個詩人的作品分為上中下三品。
(2).泛指質量最低或等級最低者。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不善養生者,薄節慎之功,遲吐納之效,厭上藥而用下品,伐真氣而助強陽,根本已危,僵臥無日。”《古今小說·眾名姬春風吊柳七》:“ 東京 多少名妓,無不敬慕他,以得見為榮。若有不認得 柳七 者,眾人都笑他為下品,不列姊妹之數。” 魯迅 《而已集·讀書雜談》:“凡嗜好的讀書……也可以擴大精神,增加智識的,但這些倒都不計及,一計及,便等于意在贏錢的博徒了,在這博徒之中,也算是下品。”
成語(Idiom):下品(xià pǐn)
發音(Pronunciation):xià pǐ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下品指品質低劣,不值得稱道或贊美的物品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下品表示品質低劣,通常用來形容物品或人的品質差、不值得稱道或贊美。這個成語中的“下”表示低下、差劣,“品”表示品質、質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下品常用于貶低、批評或嘲諷某人或某物的品質差,不值得稱贊。它可以用來形容物品的質量差,如“下品貨”,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品行或素質差,如“下品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下品一詞最早出現在《論語·子罕》中,其中有一段話是孔子說的:“子曰:‘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君子應該博學多才,并且每天都要反省自己,這樣才能做到知行合一,不會走錯方向。其中,“過”字的意思是“過失”或“錯誤”,而“無過”指的是沒有過失或錯誤。后來,人們將“過”字解釋為“下品”,表示不值得稱道或贊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下品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成語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家餐館的菜做得太差了,簡直是下品中的下品。
2. 這部電影的劇情太拖沓,可以說是下品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下品”與“品質低劣”這個含義聯系起來記憶。同時,可以想象一個品質很差的物品或一個品行低劣的人,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拓展詞義:下品除了表示物品或人的品質差,還可以用來形容文化水平低下、道德敗壞等方面。
2. 相關成語:下作、下流、下賤等成語也可以用來形容品質低劣的物品或人。
3. 近義詞:劣質、低劣、惡劣等詞語可以與下品互為近義詞,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意思。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玩具的質量太差了,簡直是下品中的下品。
2. 初中生:他的行為太無恥了,可以說是下品行為。
3. 高中生:這篇文章的語言粗俗,可以說是下品之作。
4.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產品質量太差,簡直是下品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