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札
成語(Idiom):昏札
發音(Pronunciation):hūn zh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昏迷或失去知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昏札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昏”意為昏迷、失去知覺,而“札”則表示病癥。因此,昏札指的是人因疾病或其他原因而昏迷或失去知覺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昏札一詞常用于描述人在意識喪失、昏迷或失去知覺的情況。在醫學或緊急救援領域,昏札可以用來描述患者的狀態,以便醫護人員了解患者的病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昏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醫學著作《黃帝內經》。據說,古代醫生通過脈搏來判斷病人的病情。當病人昏迷或失去知覺時,醫生會感受不到脈搏,因此將這種狀態稱為昏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昏札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突然昏札在地,嚇壞了周圍的人們。
2. 這位病人已經昏札了三天,醫生正在全力搶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成語昏札。可以想象一個人突然昏迷倒地的場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醫學或急救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關于昏迷、失去知覺以及相關病癥的知識。此外,還可以學習其他與健康和醫學相關的成語,擴展你的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奶奶突然昏札在地,我們趕緊叫來了醫生。
2. 初中生(13-15歲):他在比賽中暈倒了,全場觀眾都擔心他會昏札。
3. 高中生(16-18歲):醫生告訴我們,他的昏札是由于低血糖引起的。
4. 大學生(19歲以上):在急救課上,我們學習了如何處理昏札的緊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