甖缶
成語(Idiom):甖缶(yīng fǒu)
發音(Pronunciation):yīng f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不能容忍、不能忍受的事物或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甖缶原指一種陶瓷容器,用于盛放食物或飲料。這個成語比喻人不能容忍、不能忍受的事物或行為,意思是指某些事情或行為讓人無法忍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些令人無法忍受的行為或事情。可以用來表達對不道德行為、不公正待遇、不公平對待等不滿和憤怒的情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秋水》中有一則故事:有一個人從田間回家,路過一個村莊,看到村莊里有一個人在用甖缶盛水,但甖缶的口子太小,水流不出來。他非常氣憤,覺得這個村莊的人太愚蠢了,于是跑到村里去告訴大家。大家聽了都笑了,因為他們早就知道甖缶的口子太小,所以只是用甖缶來盛水,并沒有指望水能流出來。從此以后,人們用甖缶來比喻不能容忍、不能忍受的事物或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甖缶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事物或行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老板對員工的不公平待遇真是甖缶之事,讓人難以接受。
2. 這種不道德的行為實在是甖缶之事,應該受到譴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甖缶的形狀和含義聯系起來,想象一個口子很小的甖缶,無法盛放水,表示無法容忍的事物或行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難以忍受"、"無法容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這個人對動物虐待的行為真是甖缶之事,我非常生氣。
2. 初中生(14歲):老師對學生的歧視行為真是甖缶之事,我們應該團結起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3. 高中生(17歲):政府官員的貪污腐敗行為真是甖缶之事,我們應該呼吁打擊腐敗。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