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長
基本解釋
(1). 唐 、 五代 時對山居講學者的敬稱。如 唐 代刺史 孫丘 于 閬州 古 臺山 置學舍,延 尹恭初 為山長; 五代 蔣維東 隱居 衡岳 ,受業者稱 蔣 為山長。事見 宋 馬永易 《實賓錄》卷十一。 宋 元 時為官立書院置山長,講學兼領院務; 明 清 時改由地方聘請。 清 末改書院為學堂,山長之制乃廢。 宋 范成大 《代兒童立春門貼詩》之三:“盛族推山長,修齡號櫟翁?!?元 吳養浩 《象山山長岳仲遠美任》詩:“雅有 岳山長 ,三年今在茲?!薄段拿餍∈贰返诙兀骸癌z總辦﹞本是郎中放的知府,因為辦軍裝的事罣誤了,制臺為他學問好,請他做個書院的山長,后來改了學堂,便充總辦之職?!?br>(2).隱者之稱。《宋史·雷簡夫傳》:“ 簡夫 始起隱者,出入乘牛,冠鐵冠,自號‘山長’?!?宋 陸游 《遣興》詩:“退歸自合稱山長,變化猶應侍帝晨?!?/p>
成語(Idiom):山長(shān zhǎng)
發音(Pronunciation):shān zh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山勢高聳,形容山峰、山勢高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山長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山峰或山勢高大。它可以用來形容山的高聳、壯麗和峻峭,也可以用來比喻人的品質高尚、氣度非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山長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自然風景中的高山,也可以用來贊美人的崇高品質。在寫景、描寫人物或贊美他人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山長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山水詩中。古人常常用山峰的高聳來形容山勢的壯麗,也用山的高大來比喻人的胸懷和氣度。這個成語的意義逐漸演化出來,成為了一個常用的形容詞性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山峰真是山長水遠,讓人看了心曠神怡。
2. 他的胸懷如山長,氣度非凡,令人敬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山的高聳、壯麗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也可以將其與贊美人的崇高品質聯系起來,形成記憶的聯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山水詩和山水畫,以及其中常用的形容詞性成語。還可以學習其他與自然景觀相關的成語,豐富詞匯儲備。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山長水遠,風景非常美麗。
2. 初中生:他的胸懷如山長,氣度非凡,是我們的榜樣。
3. 高中生:這座山峰山長又水遠,是登山愛好者的天堂。
4. 大學生:在大山的懷抱中感受到了山長水遠的壯麗景色,心情格外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