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役
基本解釋
興建土木工程的勞役。《東觀漢記·鍾離意傳》:“功作既畢,為解土祝曰:‘興功役者令,百姓無事,如有禍祟,令有當之。’” 晉 葛洪 《抱樸子·崇教》:“民力竭於功役,儲蓄縻於不急。起土山以準 嵩 霍 ,決渠水以象九河。” 宋 蘇轍 《再乞責降李偉札子》:“差官吏兵夫,收買梢芟,開掘河槽,修筑馬頭鋸牙,功役至大。于今觀之,皆是虛費。”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二》:“邊墻極堅,且功役亦不甚費。”
成語(Idiom):功役(gōng yì)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為國家或社會做出重要貢獻的工作或服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功役是由“功”和“役”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功”指的是功績、貢獻,表示為國家或社會做出的重要工作或服務;“役”指的是為國家、社會或他人服務的勞動,表示為國家或社會做出的奉獻。因此,功役指的是為國家或社會做出重要貢獻的工作或服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功役常用于描述為國家或社會做出重要貢獻的工作,特別是那些需要付出較大努力和奉獻的工作。可以用來贊美那些為國家、社會或他人默默奉獻的人,鼓勵他們繼續努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功役的具體故事起源尚不明確。這個成語可能是在古代中國社會中形成的,用來表達對為國家或社會做出重要貢獻的工作的贊美和敬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功役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醫院工作了二十年,為患者做出了巨大的功役。
2. 這位科學家為國家的科技發展做出了突出的功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功役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完成一項重要的工作或服務時,他的努力和奉獻被稱為功役。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功役相關的成語,如“功成名就”、“功高震主”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班級里擔任了班長的職務,為同學們做出了很多功役。
2. 初中生:我的父親是一名警察,他每天都為社會的安全做出了巨大的功役。
3. 高中生: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我會努力學習,將來為社會做出重要的功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