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烘
基本解釋
◎ 冬烘 dōnghōng
[shallow but pedantic] 糊涂懵懂;迂腐淺陋。含諷刺意
主司頭腦冬烘,錯認顏標作 魯公。——《因話錄》
冬烘先生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貶] (思想迂腐, 知識淺陋) shallow but pedantic
詳細解釋
(1).迂腐,淺陋。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誤放》載: 唐 鄭薫 主持考試,誤認 顏標 為 魯公 (顏真卿)的后代,將他取為狀元。當時有無名氏作詩嘲諷云:“主司頭腦太冬烘,錯認 顏標 作 魯公 。” 宋 范成大 《冬日田園雜興》詩之十:“長官頭腦冬烘甚,乞汝青錢買酒廻。” 金 王良臣 《送任李二生赴舉》詩:“主司不是冬烘物,五色迷人莫浪憂。” 清 李漁 《巧團圓·傷離》:“那一日舟中分別,是我自己頭腦冬烘,不曾講得實話,貽害不小。”
(2).見“ 冬烘先生 ”。
成語(Idiom):冬烘(dōng hōng)
發音(Pronunciation):dōng h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冬天烘曬。形容寒冷的冬天陽光明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冬烘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它的字面意思是“冬天烘曬”。冬天通常是寒冷的季節,陽光不太強烈,但是當陽光明媚的時候,人們會感到溫暖。因此,冬烘也用來形容寒冷的冬天陽光明媚、溫暖宜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冬烘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冬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的情況。例如,可以說“今天的天氣真是冬烘,陽光明媚,溫暖宜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冬烘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較為模糊,沒有明確的故事來源。然而,它的意義和用法在中國的日常生活中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冬烘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今天的陽光真是冬烘,讓人感到溫暖。
2. 冬天雖然寒冷,但是有時也會有冬烘的好天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冬烘”與冬天的陽光明媚聯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寒冷的冬天,但是陽光卻非常明媚,讓人感到溫暖和舒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天氣有關的成語,如“春暖花開”、“夏日炎炎”、“秋高氣爽”等,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些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今天的陽光真好,冬烘的天氣讓我感到很開心。
2. 初中生(13-15歲):冬天陽光明媚,像冬烘一樣,讓人感到很舒適。
3. 高中生(16-18歲):冬天的陽光雖然不強烈,但有時也會有冬烘的好天氣,讓人感到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