羸弱
成語(Idiom):羸弱
發音(Pronunciation):léi r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身體或力量虛弱無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羸弱指人或動物的身體虛弱無力,力量不足。常用來形容身體瘦弱、體力不支或力量不強等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或動物的身體狀況,也可用于比喻形容事物在某方面的弱點或不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十一年》記載了一個故事,故事中,齊國的一個家族因為太過富有而引起了其他家族的嫉妒和攻擊。在一次戰斗中,齊國的軍隊雖然人數眾多,但由于家族成員的身體虛弱,力量不足,最終被攻擊方擊敗。自此以后,“羸弱”成為形容身體或力量虛弱的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身體羸弱,經常生病。
2. 這只小貓太羸弱了,需要好好照顧。
3. 這支隊伍雖然人數眾多,但實力羸弱,很難取得勝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羸弱”拆分為“羸”和“弱”,其中“羸”可以聯想為瘦弱的樣子,“弱”可以聯想為力量不足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身體或力量相關的成語,如“力不從心”、“強身健體”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3-6歲):小狗生病了,變得羸弱無力。
2. 小學生(7-12歲):他雖然身體羸弱,但在學習上卻很努力。
3. 中學生(13-18歲):運動員在比賽中受傷,變得羸弱不堪。
4. 大學生(19-22歲):這個項目的實施團隊人手不足,導致工作進展羸弱。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