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止
成語(Idiom):苛止
發音(Pronunciation):kē z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人過分苛責,使其停止某種行為或活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苛止是由“苛”和“止”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苛的意思是對人要求嚴格,苛責;止的意思是停止、阻止。苛止的含義是對人過分苛責,使其停止某種行為或活動。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對人的嚴厲批評和責備,以達到制止其錯誤行為的目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苛止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對他人的過分苛責和指責,以阻止其錯誤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苛止來表達對他人的嚴厲批評和責備,以期望其改正錯誤。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苛止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齊國的大夫季札因為對國君的言行不滿而多次批評和指責,一度被國君視為異己。后來,季札的言辭更加激烈,國君遂對其進行了嚴厲的斥責。這個故事中的苛止成語,形象地描述了季札因為對國君過分苛責而被停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苛止是一個形容詞+動詞的結構,形容詞“苛”表示對人要求嚴格,動詞“止”表示停止、阻止。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員工的工作態度苛止到了極點,導致很多人紛紛辭職。
2. 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要求苛止,使得學生們備受壓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苛止”拆解成兩個字來記憶。苛的發音與“科”相似,可以聯想到嚴格要求,而止的發音與“之”相似,可以聯想到停止。通過將這兩個字組合在一起,形成成語“苛止”,可以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苛止是一個描述對他人過分苛責和指責的成語,可以與其他形容詞+動詞的成語進行對比學習,如“嚴懲”、“嚴刑峻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對我們的作業要求太苛止了,每次都要求寫得很漂亮。
2. 初中生:班主任對我們的遲到行為苛止到了極點,經常批評我們。
3. 高中生:老師對我們的考試成績要求很苛止,要求我們每次都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