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問
基本解釋
(1).謂歷數(shù)其罪而討伐之。 唐 柳宗元 《武岡銘序》:“皇帝下銅獸符,發(fā) 庸 、 蜀 、 荊 、 漢 、 南越 、 東甌 之師,四方討問。”《舊唐書·田承嗣傳》:“其為蓋在無赦,欲行討問,正厥刑書。”
(2).索討究問。《大馬扁》第二回:“但他如此無賴,正如財?shù)焦夤魇郑瑔査嗍菬o用,落得強做人情,便不再討問。”
成語(Idiom):討問(tǎo wèn)
發(fā)音(Pronunciation):tǎo w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詢問、追問對方的意見或事情的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討問是由“討”和“問”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討”表示詢問、追問,表示主動地向?qū)Ψ皆儐枺弧皢枴北硎締栴}、事情,表示詢問的對象。討問常常用于表示向?qū)Ψ皆儐栆庖娀蚴虑榈那闆r,通常帶有一定的禮貌和尊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討問常常用于正式場合或需要向他人請教的情況下。例如,學生可以向老師討問問題,員工可以向領導討問工作安排,朋友之間可以互相討問彼此的近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討問的故事起源目前尚無確切記載。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討問是一個動賓結(jié)構(gòu)的成語,由動詞和賓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向老師討問了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2. 我去圖書館討問了一些關于這個話題的書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討問”與“詢問”、“追問”等含義相近的詞語進行聯(lián)系,形成記憶聯(lián)想。同時,可以將討問與正式場合或請教的情景聯(lián)系起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討問相關的成語,如“問長問短”、“問心無愧”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我可以討問一個問題嗎?
2. 初中生:我想討問一下這個數(shù)學題的解題方法。
3. 高中生:我向老師討問了一些關于大學申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