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熱
基本解釋
(1).謂內心憂煎焦灼。《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 成玄英 疏:“ 諸梁 晨朝受詔,暮夕飲冰,足明怖懼憂愁,內心燻灼。詢道情切,達照此懷也。” 唐 李賀 《長歌續短歌》:“ 秦王 不可見,旦夕成內熱。” 羅惇曧 《文學源流》:“ 老 言無為,而 莊 言內熱,無為則純歸自利,內熱則冷於救人。”
(2).謂人體陰陽不協,虛火上亢。《左傳·昭公元年》:“女,陽物而晦時,淫則生內熱惑蠱之疾。” 宋 蘇軾 《小圃五詠·地黃》:“愿餉內熱子,一洗胸中塵。”《紅樓夢》第八四回:“ 妞兒 一半是內熱,一半是驚風。”
英文翻譯
1.internal thermal
成語(Idiom):內熱
發音(Pronunciation):nèi r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體內部的熱氣。也引申為心情激動、熱衷于某種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內熱一詞既可以形容人體內部的熱氣,也可以形容人的情緒激動、熱衷于某種事物。在中醫理論中,內熱是指體內的陽氣過盛,常表現為面紅、口渴、煩躁等癥狀。而在日常用語中,內熱常用來形容人的情緒激動、熱衷于某種事物,表示對某種事物的熱愛和投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內熱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的情緒激動、熱衷于某種事物的狀態。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學習、工作、運動等事物的熱情和投入。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因為某種原因而情緒激動、心情煩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內熱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沒有明確的記載。根據一些文獻記載,內熱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的《黃帝內經》中,用來形容人體內部的熱氣。后來,這個詞逐漸引申為形容人的情緒激動、熱衷于某種事物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內熱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形容詞“內”和形容詞“熱”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音樂非常內熱,每天都練習很長時間。
2. 她內熱地投入到工作中,幾乎忘記了休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內熱”與人體內部的熱氣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也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因為情緒激動而臉紅、口渴的形象來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內熱相關的成語,如“火熱”、“熱血沸騰”等。也可以了解中醫理論中關于內熱的相關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對畫畫非常內熱,每天放學后都要畫一些畫。
2. 初中生(13-15歲):他內熱地投入到學習中,每天晚上都要熬夜寫作業。
3. 高中生(16-18歲):她對社會問題非常內熱,經常參加一些志愿者活動。
4. 大學生(19-22歲):我對瑜伽非常內熱,每周都要去上幾節課。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他內熱地投入到工作中,常常加班到很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