樞軸
成語(Idiom):樞軸(shū zhóu)
發音(Pronunciation):shū zh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的中心或關鍵,也比喻重要的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樞軸原指門窗上的轉軸,用來支撐門窗的開合。比喻事物的中心或關鍵,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人或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強調某個人或事物的重要性和關鍵性,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的核心部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出自《左傳·宣公十三年》:“晉國有個叫樞軸的人,他的兒子犯了法,被關押起來。樞軸上山砍柴,路過監獄,看見了自己的兒子,就坐在監獄外痛哭。有人問他為什么哭,他回答道:‘我是國家的樞軸,國家的樞軸犯了法,我當然要哭了。’”從此,樞軸成為了稱呼重要人物或事物的代名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沒有固定的成語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是公司的樞軸,我們必須全力支持。
2. 他是我們班級的樞軸,大家都依賴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門窗上的轉軸來記憶,或者想象一個重要的人物或事物作為樞軸,承擔決定性作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樞軸”相關的成語,如“樞紐”、“樞密”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的爸爸是家里的樞軸,他負責決定一家人的事情。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隊伍的樞軸是我們的隊長,他帶領我們取得了勝利。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科研項目的樞軸是我,我要負責整個項目的策劃和執行。
4. 大學生(19-22歲):這個公司的樞軸是CEO,他負責決策和管理整個公司。
5. 成年人(23歲以上):在這個行業中,他是公認的樞軸,他的決策和影響力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