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警
基本解釋
(1).古代禮儀,帝王車駕啟行時,左右侍者傳聲,以示警清道,叫作傳警?!?a href="/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 target="_blank">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於是皇帝輦出房,百官執職傳警?!?司馬貞 索隱:“傳警者,《漢儀》云:‘帝輦動,則左右侍帷幄者稱警’是也。”《漢書·叔孫通傳》:“於是皇帝輦出房,百官執戟傳警,引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賀。” 顏師古 注:“傳聲而唱警?!?br>(2).傳遞警報。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落日黃昏時節,站到那個巍然獨在萬山環繞的孤城高處,眺望那些遠近殘毀碉堡,還可依稀想見當時角鼓火炬傳警告急的光景?!?/p>
成語(Idiom):傳警
發音(Pronunciation):chuán jǐ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傳遞警報或信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傳警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傳”意味著傳遞,傳送,而“警”則表示警報或警告。這個成語用來描述傳遞警報或信息的行為,通常指的是迅速傳遞緊急消息或警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傳警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緊急情況下的傳遞信息行為,特別是在面臨危險或需要迅速行動的情況下。例如,可以用于描述在火災或自然災害發生時,人們迅速傳遞警報或救援信息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傳警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戰爭時期。在古代戰爭中,傳遞軍令、警報或消息非常重要,可以決定戰爭的勝負。因此,傳警成為了一個關鍵的行動。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記·項羽本紀》中的故事,講述了項羽在與劉邦對峙的戰爭中,派遣人員傳遞警報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傳警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傳”是動詞,表示傳遞;“警”是賓語,表示警報或警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地震發生后,志愿者們迅速傳警,幫助人們撤離危險區域。
2. 在戰爭中,士兵們用鼓聲傳警,通知大家準備戰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住成語“傳警”的方法可以是將其與緊急情況下傳遞警報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你身處在一個火災現場,你迅速傳遞警報給周圍的人,讓他們意識到危險并采取行動。這樣的場景可以幫助你記住“傳警”的意思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傳遞相關的成語,如“傳音”、“傳道”等。這些成語都有著與傳遞信息或傳遞思想相關的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看到有人在河里游泳,趕緊傳警給老師,讓老師來救人。
2. 初中生:地震發生時,學校的廣播傳警,提醒同學們迅速撤離。
3. 高中生:在戰爭中,士兵們通過信號彈傳警,通知前線部隊準備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