髫齡
成語(Idiom):髫齡(tiáo líng)
發音(Pronunciation):tiáo l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年幼的兒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髫齡是指還未滿十歲的兒童。髫齡一詞常用來形容兒童的年齡,表示他們純真無邪、天真可愛的狀態。成語中的“髫”字,原指小孩子頭發剛長出來,形容兒童的年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髫齡一詞常用于描述兒童的年齡,可以用在日常生活、教育、文學作品等各種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髫齡”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論語》。《論語·為政篇》中有一則對話,孔子問子路:“髫年如可使從事乎?”子路回答:“可。”孔子又問:“可使與言乎?”子路回答:“弗能。”孔子的問題中的“髫年”即指髫齡,這個對話表達了孔子對子路的期望和評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髫齡為形容詞短語,由“髫”和“齡”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髫齡,但思維敏捷,非常聰明。
2. 這個班級里有很多髫齡的學生,需要老師們的耐心教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髫齡”與“小孩子的年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頭發剛長出來的小孩子,就能聯想到髫齡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古代文學作品、兒童故事書等,了解更多關于髫齡的描述和描繪。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高年級學生:雖然他已經超過髫齡,但他的行為舉止仍然像個孩子。
2. 初中生:他們都還處于髫齡,所以在學習上需要更多的指導和關心。
3. 小學生:我喜歡和髫齡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因為他們很活潑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