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聲筒
基本解釋
亦稱“ 傳話筒 ”。1.用以提高音量的圓錐形話筒。 王西彥 《古屋》第三部七:“另一個大眼睛男孩子,雙手捧著傳聲筒。” 魏鋼焰 《寶地-寶人-寶事》:“ 乳河 兩岸傳話筒呼喊著,山坡上鑼鼓喧天。”
(2).喻指只會傳達別人的話,自己卻毫無主見的人。 巴金 《作家要有勇氣文藝要有法制》:“作傳聲筒,當然比較保險,但是,你就失去了人民的信任。”
(3).猶言小廣播,謂私下傳播不該傳播的或不可靠的消息。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五:“‘你是筒搖間的傳聲筒’, 鐘佩文 不放過她,頂了她一句,說:‘你會不曉得!’”
英文翻譯
1.(喊話筒) megaphone; loud hailer
成語(Idiom):傳聲筒
發音(Pronunciation):chuán shēng t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傳遞消息或信息的工具或途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傳聲筒是一種用于將聲音傳遞到遠處的裝置,它可以擴大聲音的范圍和傳播的距離。在成語中,傳聲筒比喻傳遞消息或信息的工具或途徑,表示通過某種方式傳達信息或意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通過口耳相傳、傳遞信息、傳播觀點等情景。可以用于形容人們之間相互傳遞消息或傳遞信息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成語“傳聲筒”的具體起源尚無明確的故事或傳說。這個成語可能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形成的,用于形容人們之間傳遞信息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傳聲筒的結構為“傳聲”+“筒”,其中,“傳聲”表示傳遞聲音,“筒”表示裝置或工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利用社交媒體作為傳聲筒,將信息迅速傳遞給大家。
2. 這個會議是一個傳聲筒,讓大家了解最新的發展動態。
3. 他通過朋友圈當作傳聲筒,向大家宣傳了他的新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傳聲筒”與傳遞消息的方式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在使用傳聲筒將聲音傳遞給別人,以此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傳遞信息相關的成語,如“咬文嚼字”、“耳濡目染”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用傳聲筒告訴小明明天有個聚會。
2. 初中生:老師通過傳聲筒宣布了明天放假的消息。
3. 高中生:我們班長利用傳聲筒向全校同學傳達了班級的活動計劃。
4. 大學生:大學生會通過傳聲筒邀請大家參加學校的招聘會。
5. 成年人:公司利用傳聲筒發布了新產品的推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