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節
基本解釋
馬鞭。古時馬鞭的柄用竹根制成,或用鐵制,亦刻成竹根狀,長僅四五寸。故名。 唐 戎昱 《賦得鐵馬鞭》詩:“為憐持寸節,長擬靜三邊?!?/p>
成語(Idiom):寸節
發音(Pronunciation):cùn j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節操、原則或道德準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寸節一詞源于《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中的故事。故事中,虞卿被困在敵方,敵人用刀逼迫他割下自己的肉。虞卿堅守自己的原則,只割下一寸肉而不肯降服。寸節一詞由此而來,形容一個人在面臨困境時堅守自己的原則和道德準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寸節一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面對誘惑或困境時保持自己的原則和道德準則不動搖。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堅定和正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寸節一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歷史文獻《史記》中的一則故事,講述了虞卿在困境中堅守自己的原則的故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寸節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寸”和“節”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面對誘惑時始終保持著寸節不動。
2. 這位領導官員一直以來都是保持寸節的表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寸節的“寸”字與長度單位“寸”聯系起來,表示一個人在面臨困境時只愿意割下一寸肉,而不愿意違背自己的原則。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虞卿的故事,了解他在困境中堅守原則的背景和意義。同時,你也可以學習其他與道德準則、原則相關的成語,例如“守株待兔”、“不忘本”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虞卿一樣,保持寸節,不做壞事。
2. 初中生:面對誘惑,我們應該堅守寸節,不被誘惑所動搖。
3. 高中生:在考試中,我們應該保持寸節,不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