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江佬
基本解釋
亦稱“ 外江老 ”。亦稱“ 外江人 ”。 粵 閩 等地對外省人的稱呼。 魯迅 《三閑集·在鐘樓上》:“我何嘗不想了解 廣州 ,批評 廣州 呢,無奈慨自被供在大鐘樓上以來,工友以我為教授,學生以我為先生, 廣州 人以我為‘外江佬’,孤孑特立,無從考查。” 鄒韜奮 《經歷》五五:“我在事前就聽見說‘外江老’--不是 廣東 人--尤其是名字被多數人知道的文人,要出面登記,是很不容易通過的,因為他們怕有什么政治作用。” 許地山 《東野先生》五:“她知道事情不好,可是‘外江人’既沒有親戚,又不詳知那人底鄉里,幫忙的只有她自己底眼淚罷了。”
成語(Idiom):外江佬
發音(Pronunciation):wài jiāng l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來自外地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外江佬是中國南方方言中的一個詞語,其中,“外江”指的是與長江無關的其他江河,而“佬”是方言中對男性的稱呼。因此,“外江佬”一詞指的是來自長江以外地區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外江佬一詞通常用于對來自外地的人進行調侃或者戲謔。它有時候帶有一定的地域歧視色彩,所以在使用時需要注意場合和語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外江佬的起源并沒有確切的故事或傳說。這個成語可能是在長江流域形成的,用來形容來自長江以外地區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外江佬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外江佬來到我們這個地方,連話都聽不懂。
2. 別看他是個外江佬,但他的工作能力非常出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外江佬”與長江以外的地區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同時,可以嘗試用一些與地域相關的形象來形成聯想,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國的方言和地域文化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外江佬這個成語。此外,還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外地人”、“外鄉人”等,以擴大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那個新同學是個外江佬,我們要幫助他適應新環境。
2. 中學生(13-18歲):別看他是個外江佬,但他在學習上非常努力。
3. 大學生(19-22歲):我們班上有很多外江佬,大家相互學習交流,互相促進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