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篚
成語(Idiom):苞篚(bāo fēng)
發音(Pronunciation):bāo f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封閉、不外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苞篚是由“苞”和“篚”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苞”指花蕾尚未開放的外殼,“篚”指竹籃或藤籮。苞篚形容事物封閉、不外露,比喻隱藏在內部,不輕易展示出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苞篚常用于形容人的內心世界或事物的真實面貌不為人所知、不外露。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才華、智慧等潛藏在內,暫時不為人所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苞篚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孔子世家》。據傳,當時孔子的學生子路問他如何處理自己的才華,孔子回答說:“君子若有才,必有所用;若果無地,如苞篚之藏?!币馑际钦f,如果一個人有才華,一定會有用武之地;如果暫時沒有合適的機會展示才華,就像苞篚一樣,將才華隱藏起來,等待合適的時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結構為“苞篚”,形容詞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平時看似毫不起眼,實際上是個苞篚,才華橫溢。
2. 這個公司的實力一直被苞篚著,外界對它的了解有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苞篚”聯想成一個花蕾尚未開放的外殼,暗示事物的內部隱藏著某種潛力或秘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隱藏、內外表達等相關的成語,如“錦繡前程”、“心如止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花朵的苞篚里蘊藏著美麗的秘密。
2. 初中生:他平時看起來很普通,但他的苞篚內有著驚人的才華。
3. 高中生:這個公司一直是個苞篚,外界對它的真實情況知之甚少。
4. 大學生:他一直將自己的才華苞篚著,不輕易展示給別人看。
5. 成年人:人的內心是一個苞篚,只有真正了解一個人,才能看到他的真實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