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世
成語(Idiom):訪世
發音(Pronunciation):fǎng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行為和心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訪世是由“訪”和“世”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訪”意為探訪、探索,表示人們積極主動地去了解、認識世界;“世”指世界、人世間,代表人類社會和人類生活的全貌。訪世的基本含義是指人們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行為和心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訪世可以用于形容人們對知識、科學和文化的追求,也可以用于描述人們對社會現象、人生意義等問題的思考和探索。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教育、文化、哲學等領域的討論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訪世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游》一文中。莊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和文化名人,他在這篇文章中描述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和生活態度。其中有一句話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這句話中的“以有涯隨無涯”就是指莊子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心態,可以說是訪世思想的精髓所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訪世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訪”和名詞“世”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對科學充滿好奇心,不斷訪世,探索未知領域。
2. 這位作家的作品展現了他對人性和社會現象的深刻訪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訪世”與“探索世界”這個意義聯系起來記憶。你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個勇敢的探險家,不斷訪問世界的各個角落,去發現未知的奇跡和真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訪世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哲學家的思想,如莊子、孔子等。他們的思想對中國文化和世界哲學產生了重要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訪世,每天都會去圖書館借很多有趣的書。
2. 初中生:歷史課上老師讓我們訪世,去了解不同時期的人們的生活方式。
3. 高中生:我覺得大學是一個訪世的好機會,可以接觸到各種新的學科和知識領域。
4. 大學生:我正在準備一次環球旅行,希望通過這次旅行能夠更好地訪世,了解不同國家和文化。
5. 成年人:工作之余,我會利用假期去一些偏遠的地方訪世,遠離喧囂的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