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阸
成語(Idiom):災阸(zāi zhé)
發音(Pronunciation):zāi z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災難和困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災阸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災指自然災害或人禍,阸指困難或困苦。災阸合在一起表示災難和困苦,形容情況非常糟糕,困難重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一個團體在面臨災難或困難時所處的情況。也可以用來描述一種非常糟糕的局勢或困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孟子和荀卿的對話。當時,孟子問荀卿:“天下有災,吾欲以救之,可乎?”荀卿回答說:“欲救之者,必先有災。”這個故事中的“災”和“阸”合在一起后演變成了成語災阸。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兩個單獨的詞組合成的固定搭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小村莊連年遭受洪水和干旱的災阸。
2. 在經濟危機的沖擊下,許多企業陷入了災阸之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災”和“阸”分別與災難和困苦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將“災”想象成一片黑云,而“阸”則是一個人被困在困境中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災難和困苦相關的成語,如“災難臨頭”、“困苦不堪”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次洪水給我們的家鄉帶來了很大的災阸。
2. 初中生:當地農民因為連年的干旱遭受了巨大的災阸。
3. 高中生:在經濟危機的沖擊下,很多企業陷入了災阸之中。
4. 大學生:這場疫情給全球帶來了巨大的災阸,我們應該共同努力戰勝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