鈍錘
成語(Idiom):鈍錘(dùn chuí)
發音(Pronunciation):dùn chu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能力低下,思維遲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鈍錘是由“鈍”和“錘”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鈍指物體尖銳的一面不鋒利,沒有劈砍的能力;錘是用來敲打的工具。比喻人的才智能力低下,思維遲鈍,無法應對復雜的問題或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智力水平低下,思維遲緩,無法理解復雜的事物或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藝文志》中有一則記載:漢代文學家劉向的父親劉尚,曾經在家中收藏了一把古代的鈍錘。劉向小時候經常看到這把鈍錘,感到奇怪,于是詢問他父親為什么要收藏一把不能使用的鈍錘。劉尚回答說:“這把鈍錘用來提醒我不要太自負,要時刻謙虛謹慎。”后來,人們把這個故事中的鈍錘引申為比喻能力低下,思維遲鈍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勤奮,但思維太鈍錘,無法理解這個復雜的問題。
2. 這個學生的智商很低,總是表現出鈍錘的特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鈍錘”想象成一個鈍頭的錘子,無法有效地敲打物體,從而聯想到比喻能力低下,思維遲鈍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智力能力相關的成語,如“聰明才智”、“智慧如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數學成績很差,真是個鈍錘。
2. 初中生:他的思維太鈍錘了,根本無法理解老師講的復雜內容。
3. 高中生:他雖然勤奮,但由于智力不足,一直是班級里的鈍錘。
4. 大學生:這個學生雖然學習刻苦,但思維太鈍錘,無法適應高等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