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持論公允
發音(Pronunciation):chí lùn gōng yǔ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公正地持有正確的觀點或意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在辯論或討論時,持有公正客觀的態度,不偏袒任何一方,堅持真理與正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討論、辯論、評價別人的觀點或意見是否公正客觀,以及要求自己或他人在辯論中保持公正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持論公允”來源于《戰國策·魏策一》。當時,魏國的宰相公子光與魏國的將軍公子鴆在一次辯論中爭執不下。公子光說:“我與你辯論,不偏不倚,公正無私。”這句話后來被人們引用,并演變為成語“持論公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持:持有;論:觀點、意見;公允:公正、客觀。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辯論中始終持論公允,沒有偏袒任何一方。
2. 在討論問題時,我們應該保持持論公允的態度,不受個人情感的影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持論公允”拆分為“持”、“論”和“公允”三個部分進行記憶。可以聯想到一個人手持一本書在公正地發表自己的觀點,保持客觀公正的態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公正、客觀相關的成語,如“公正無私”、“公平合理”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教我們要在辯論中持論公允,不要偏袒自己的朋友。
2. 初中生:在班會上,我們要能夠持論公允地評價同學們的表現。
3. 高中生:寫作文時,要注意持論公允,不偏袒某一方,要有充分的論據支持自己的觀點。
4. 大學生:在課堂上,我們要能夠持論公允地討論問題,不受個人情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