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畏
成語(Idiom):驚懼萬狀(jīng jù wàn zhuàng)
發音(Pronunciation):jīng jù wàn zhu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極度驚慌害怕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人在面對突發的危險或恐怖情況時,心神恍惚,喪失了應有的應對能力,表現出極度的恐懼和驚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在遭遇到突發的危險、恐怖或驚嚇的情況下的表情和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后漢書·董卓傳》。當時,曹操在討伐董卓的過程中,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突然反叛,曹操被包圍,陷入了危機之中。曹操驚慌失措,不知所措,形容他的驚恐萬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字的成語,由“驚懼”和“萬狀”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地震發生時,人們的驚恐萬狀,紛紛四處逃散。
2. 他聽到突然傳來的槍聲,臉色驚懼萬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法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自己遇到突發的危險或恐怖情況時,內心的驚慌和恐懼,以及周圍的萬種狀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驚懼萬狀”相關的成語,如“驚魂未定”、“驚弓之鳥”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當我看到小偷進入我們家時,我嚇得驚懼萬狀。
2. 初中生:考試前的最后一天,同學們的表情都驚懼萬狀。
3. 高中生:聽到突然傳來的爆炸聲,人群中的人們驚懼萬狀地四處逃散。
4. 大學生:在恐怖電影中,女主角遭遇到危險時,她的表情驚懼萬狀,非常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