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shī hún dàng pò ㄕㄧ ㄏㄨㄣˊ ㄉㄤˋ ㄆㄛˋ失魂蕩魄(失魂蕩魄)
形容心意煩亂,精神恍惚。《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 嚴蕊 ﹞乃是個絶色的女子。一應琴、棋、書、畫、歌舞、管弦之類,無所不通……所以人見了的,沒一個不失魂蕩魄在他身上。”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失魂蕩魄
成語(Idiom):失魂蕩魄
發音(Pronunciation):shī hún dàng p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因為害怕、驚嚇、迷惑等而心神不寧,喪失了理智和方向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失魂蕩魄是由“失魂”和“蕩魄”兩個詞組成的,失魂即失去了靈魂,蕩魄則表示心靈游蕩,沒有目標和方向。這個成語形容人在恐懼、驚嚇或迷惑的情況下,心神不寧,喪失了理智和方向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失魂蕩魄常用于描述人在恐懼、驚嚇或困惑的情況下的狀態。可以用來形容人在夜晚迷路、恐怖片中的表現,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在遭遇意外事件或遭遇困難時的心理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人間世》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山林中迷路后,迷失了方向,心神不寧,不知所措。這個故事通過描寫人在迷茫中的狀態,形象地表達了失魂蕩魄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失魂”和“蕩魄”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黑暗的森林中迷路了,整個人失魂蕩魄地四處亂走。
2. 她聽到突然傳來的尖叫聲后,嚇得失魂蕩魄地逃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失魂蕩魄”拆分成兩個部分來記憶,失魂表示失去理智,蕩魄表示心靈游蕩。可以將失魂想象成一個人失去了靈魂,蕩魄想象成一個人在心靈中迷茫地游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恐懼、迷茫相關的成語,如驚慌失措、迷途知返等,來拓展對這些情緒狀態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在鬼屋里迷路了,感覺自己失魂蕩魄的。
2. 初中生(14歲):晚上看了一部恐怖電影后,我一個人回家的時候感覺失魂蕩魄的。
3. 高中生(17歲):考試前一天晚上突然發現自己沒有復習某個重要知識點,我當時的心情簡直失魂蕩魄。
4. 大學生(20歲):在異國他鄉迷路的時候,我感到自己完全失去了方向,失魂蕩魄地四處尋找。
通過以上學習指南,你可以全面了解并記憶“失魂蕩魄”這個成語的含義、用法和起源,并且掌握一些記憶技巧和延伸學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