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書
成語(Idiom):護書
發音(Pronunciation):hù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珍視書籍、愛護書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護書是由“護”和“書”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護書的基本含義是指珍視書籍、愛護書本。它形象地比喻對書籍的重視和保護,強調了讀書的重要性和書籍的價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護書常用于表達對知識的尊重和對讀書的熱愛。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自己的書籍非常愛護,不輕易借給別人或者保護書籍不受損壞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護書成語的起源,有一個古代的故事。相傳,唐代文學家韓愈在任國子監校書郎的時候,他的書被一位同事的狗咬破了。韓愈對此非常生氣,他對同事說:“你的狗咬了我的書,你應該護好你的狗,而不是讓它亂咬東西。”后來,人們就用“護書”來形容珍視書籍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護書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護”和名詞“書”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自己的書非常護書,從不借給別人。
2. 我們應該護書愛書,珍惜每一本書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護身符”進行聯想來記憶護書這個成語。護身符是用來保護自己的東西,而護書則是保護書籍的意思,所以可以將二者聯系起來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文化中對書籍的重視和保護,以及現代社會中的讀書習慣和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放學后都會把書放在書包的最里面,好好護書,不讓書被弄壞。
2. 初中生:我對自己的書非常護書,不輕易借給別人,怕書弄丟或者損壞。
3. 高中生:我們班上的同學都很護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書架,把書整理得井井有條。
4. 大學生:我對我的課本非常護書,每次使用完都會用書套包起來,保護書本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