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聲淚俱下
發音(Pronunciation):shēng lèi jù xi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語言或表演感人至深,引人熱淚盈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聲淚俱下意為聲音和眼淚一同流下,形容表演或言辭感人至極,引發觀眾強烈的情感共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文學作品、戲劇、電影或演講等感人場景,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人的言辭或表演令人動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董仲舒傳》中記載,董仲舒在為漢景帝寫《春秋》時,因為感慨萬分,眼淚和聲音一起流淌下來,從而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聲淚俱下是一個四字成語,其中“聲淚”指的是聲音和眼淚,而“俱下”表示同時流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真是聲淚俱下,讓人動容。
2. 這部電影的結尾太感人了,觀眾們紛紛流下了聲淚俱下的眼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聲淚”與“俱下”分開記憶,然后聯想到感人的場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感人、動人相關的成語,如“動情處”,“感人肺腑”,可以幫助豐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看完那部電影,我流下了聲淚俱下的眼淚。
2. 初中生:老師講的故事太感人了,全班同學都被他的聲淚俱下的表演深深打動。
3. 高中生:這篇文章描寫的情景真是聲淚俱下,我讀完后心情很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