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狂
成語(Idiom):病狂(bìng kuáng)
發音(Pronunciation):bìng ku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行為異常瘋狂,失去理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病狂源自《莊子·逍遙游》中的一段故事。故事中,有個人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醒來后卻不確定自己是人還是蝴蝶。他感到困惑而病狂,失去了正常的思維和行為能力。因此,“病狂”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行為異常瘋狂,失去理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一個人的行為非常瘋狂,超出常人的理解和控制范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病狂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莊子·逍遙游》。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病(bìng)和狂(kuáng)。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考試前通宵不睡,真是病狂。
2. 這個人為了追求刺激,做了一些病狂的事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病狂”與一個人在夢中失去理智的形象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病狂”相關的成語,如“病入膏肓”、“病魔纏身”等,可以進一步拓展對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行為像個病狂的小丑。
2. 初中生:這個人的舉止真是病狂,完全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3. 高中生:她為了追求自由而病狂地離家出走。
4. 大學生:他在考試前幾天連續通宵不睡,簡直病狂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