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引
成語(Idiom):株引
發音(Pronunciation):zhū yǐ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通過榜樣或事例來引導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株引是由“株”和“引”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株”指的是樹木的根部,“引”指的是引導。成語中的“株引”比喻通過榜樣或事例來引導他人,使他們知道應該怎么做或不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株引這個成語常用于教育、培養和引導他人的場合,特別是在家庭教育和教育機構中。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通過自己的言行或行為來影響他人,使他們知道應該怎么做或不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魏國將軍曹休在戰爭中表現出色,成為了士兵們的榜樣。他的戰功和品德使得士兵們紛紛效仿他,這就是“株引”的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詞語為“株引”,其中“株”為名詞,意為樹木的根部;“引”為動詞,意為引導。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株引著身邊的同事們。
2.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用自己的言行株引孩子的成長。
3. 這位老師用自己的教育經驗株引著學生們的學習方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株引”與樹木的根部和引導他人的行為聯系起來記憶。想象一棵大樹的根部像一個榜樣,通過根部的力量來引導其他植物的生長,就像一個人通過自己的言行來引導他人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更多與株引相關的成語,如“樹倒猢猻散”、“以身作則”等,來擴展對引導他人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媽媽是我的株引,她總是教我做正確的事情。
2. 初中生:老師是我們的株引,他們用自己的言行引導我們成長。
3. 高中生:作為學長學姐,我們應該以身作則,成為株引幫助學弟學妹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