庂陋
基本解釋
指卑微的地位。 漢 張衡 《思玄賦》:“幽獨守此庂陋兮,敢怠遑而舍勤。”
成語(Idiom):庂陋(zé lòu)
發音(Pronunciation):zé l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語丑陋、粗鄙,毫無修飾或文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庂陋形容言辭粗俗、毫無修飾的樣子,表示言辭不雅或不文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言辭粗鄙、不文雅的場合,用來批評或諷刺別人的言辭不得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庂陋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用來形容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7年)的作品。相傳司馬相如的字是庂陋,他的文章被認為缺乏修飾和文采,因此被稱為庂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庂陋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辭庂陋,毫無教養可言。
2. 這個演講太庂陋了,完全沒有說服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庂陋的發音“zé lòu”和“擇漏”,意味著選擇了漏洞,引申為選擇了不文雅或不得體的言辭。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言辭不雅的成語,如“罵人諫士”、“罵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的話說得庂陋,沒有禮貌。
初中生:他的文章寫得庂陋,毫無修飾。
高中生:他的言辭庂陋,完全沒有說服力。
大學生:這個演講太庂陋了,讓人無法接受。
成人:他的言辭庂陋,完全不符合社交禮儀。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