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愚
基本解釋
◎ 下愚 xiàyú
[the stupidest person] 最愚笨的人
臣雖下愚。——唐· 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詳細解釋
(1).極愚蠢的人?!?a href="/r_ci_fc95f725af8b570ef9ec280bfb8fcbf8/" target="_blank">論語·陽貨》:“唯上智與下愚不移?!薄?a href="/r_ci_b77c9fa8a4d180deddbadcc0338feab7/" target="_blank">后漢書·李固傳》:“ 固 狂夫下愚,不達大體?!?宋 王安石 《上皇帝萬言書》:“先王之法,所以待人者盡矣,自非下愚不移之才,未有不能赴者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二回:“枉了你是個讀書明理之人!這種不過是下愚所為罷了。”
(2).謙詞。用作自稱。 三國 吳 華覈 《奉敕草對》:“猥命草對,潤被下愚?!薄?a href="/r_ci_4b2de9d86e0e4cd33831727df0ff5cd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一二○回:“下愚當時也曾與他往來過數次,再不想此人竟有如是之決絶?!?/p>
成語(Idiom):下愚
發音(Pronunciation):xià y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處于愚昧、無知狀態下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下愚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下”和“愚”兩個字組成。下愚表示人的智力水平低下,缺乏知識和見識,容易受騙或被欺騙。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那些思維狹隘、不明事理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下愚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智商低下,或者指責某人的思維方式愚昧無知。在諷刺、批評或調侃他人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下愚的具體故事起源并不清楚。然而,這個成語的意義和概念在古代就已經存在,并經過了漫長的歷史發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下愚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個問題的理解非常下愚,完全沒有考慮到實際情況。
2. 這個人太下愚了,被騙了那么多次還不長記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要記住下愚這個成語,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1. 將“下愚”分解成兩個部分,用“下”表示低下、低劣,用“愚”表示愚昧無知。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基本含義。
2. 想象一個人在地上爬行,表示他的智商低下,就像是處于愚昧狀態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智力、知識相關的成語,例如“聰明才智”、“目光短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回答真下愚,完全沒有讀題。
2. 初中生:這個人的觀點太下愚了,根本不值得聽。
3. 高中生:他在辯論賽上的發言充滿了下愚的邏輯錯誤。
4. 大學生:這本書對于那些下愚的人來說可能會很有吸引力。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