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驢
成語(Idiom):蹇驢(jiǎn lǘ)
發音(Pronunciation):jiǎn lǘ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愚笨或者行動遲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蹇驢這個成語的字面意思是“跛腳的驢子”。比喻人愚笨或者行動遲緩,有時也用來形容人的思維遲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蹇驢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行為或者思維遲緩,通常帶有一些貶義的意味。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做事拖拖拉拉,或者思考問題缺乏敏銳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蹇驢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楊仆射傳》中。故事中,楊仆射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官員,他有一只驢子,因為腿部受傷而行動遲緩。楊仆射對這只驢子非常寵愛,不忍心將其殺掉。后來,這只蹇驢成為了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的愚笨和行動遲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蹇驢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前一個字“蹇”(jiǎn)是形容詞,表示行動遲緩或者困難;后一個字“驢”(lǘ)是名詞,表示驢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真是個蹇驢,做事總是拖拖拉拉的。
2. 這個學生的思維太蹇驢了,總是不能理解問題的核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動物的形象聯系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跛腳的驢子,行動遲緩,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動物有關的成語,比如“狐假虎威”、“如魚得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數學成績一直很差,真是個蹇驢。
2. 初中生:他雖然聰明,但在運動方面卻是個蹇驢。
3. 高中生:他的思維太過遲緩,總是不能及時理解問題,真是個蹇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