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使
基本解釋
唐 宋 行大典時所置五官,均命大臣任之。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上:“每南郊大禮,循 唐 制命五使。宰相為大禮使,學士為儀禮使、鹵簿使,御使中丞為儀仗使,知 開封府 為橋道頓遞使。”參閱 宋 趙昇 《朝野類要·典禮·五使》。
英文翻譯
1.【醫】five messengers
成語(Idiom):五使
發音(Pronunciation):wǔ s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五種使者,分別是使者、使命、使喚、使役、使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使是指五種“使”字開頭的詞語,分別是“使者”、“使命”、“使喚”、“使役”和“使壞”。這五個詞語在不同語境中有著不同的含義,但都與“使”字有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五使這個詞語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較低,但在文學作品、口語表達和故事中經常出現。可以用于描述人物的特點、行為方式或者表達某種情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五使這個詞語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它是根據“使”字所組成的一組成語,每個成語都有自己獨特的起源和背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五使的結構是“使”字加上不同的后綴,形成五個不同的詞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公司的使者,負責與合作伙伴的溝通。
2. 完成這個任務是我的使命,我會全力以赴。
3. 媽媽讓我去使喚弟弟,幫他做作業。
4. 這個工作使役了我很多時間和精力。
5. 小明老是使壞,經常捉弄同學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五使這個詞語的方法可以是將每個詞語與“使”字相關的意思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的記憶圖景。可以使用聯想法或者編造故事的方式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要深入學習五使這個詞語,可以進一步了解每個成語的起源、用法和相關的成語故事。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與“使”字相關的詞語,擴大詞匯量和語言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5-12歲):我是班級的使者,負責傳達老師的話語。
2. 初中生(13-15歲):我的使命是努力學習,爭取進入理想的高中。
3. 高中生(16-18歲):我被父母使喚了一整個暑假,幫他們打理家務。
4. 大學生(19-22歲):實習期間,我的導師使役了我很多繁重的工作。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他總是使壞,讓人很難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