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蘿
成語(Idiom):薜蘿(bì luó)
發(fā)音(Pronunciation):bì l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藤本植物的一種,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美麗而嬌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薜蘿是一種藤本植物,葉子細長而嬌嫩,花朵小巧美麗。成語“薜蘿”借用了薜蘿的形象,用來形容人或事物外表美麗、嬌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女子的美麗、嬌柔或事物的精巧、美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春秋時期,韓國的一個貴族父親為了挑選兒媳婦,給兒子準備了幾百個女子,但是兒子卻選中了一個外表平平的女子。貴族父親不解,兒子解釋說,他選中的女子就像薜蘿一樣,雖然沒有其他女子那樣的嬌艷美麗,但是她的品德和性格與眾不同。從此,薜蘿成為了形容女子美德的代名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容貌就像薜蘿一樣,嬌嫩而美麗。
2. 這座古建筑的雕花工藝精湛,猶如薜蘿一般精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薜蘿”聯想為美麗的藤本植物,形象地表示人或事物的美麗和嬌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成語,進一步豐富自己的詞匯和文化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的花園里有一株薜蘿,每天都開得很美。
2. 初中生:她的舞姿像薜蘿一樣婀娜多姿。
3. 高中生:這幅畫的細節(jié)處理得很精致,就像薜蘿一樣精巧。
4. 大學生:她的外表雖然不像明星那樣驚艷,但內心的美麗卻如薜蘿般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