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株
成語(Idiom):赤株(chì zhū)
發音(Pronunciation):chì z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樹木被砍去根部,形容徹底毀壞或滅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赤株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赤意為剝去了樹皮的樹木,株則指樹木的根部。赤株這個成語比喻事物被毀壞得徹底,無法復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赤株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某個人或某個事物遭受到極其嚴重的破壞或毀滅,無法恢復原狀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災難、戰爭、疾病等方面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卷四十九·劉敬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劉敬是西漢末年的一位學者,他的家庭曾經被趙王劉諶所害。劉敬在被害后,他的兒子劉楨被迫出逃,而劉敬的家宅也被燒毀。劉楨回來后只看到了一片焦土,連一根殘存的樹木也沒有。他非常悲痛,用“赤株”來形容他家的遭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形容詞“赤”和名詞“株”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次地震使得整個村莊成了赤株,沒有一棟房子完好無損。
2. 他的事業一夜之間變成了赤株,所有的投資都付之一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赤株”這個成語與樹木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棵被砍倒的樹木,根部被剝去樹皮,成了一根光禿禿的樹干。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赤株”相關的成語,如“毀于一旦”、“一敗涂地”等,以擴展對于毀壞或滅亡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地震過后,村莊里的房子都成了赤株。
2. 初中生:這場戰爭使得整個國家變成了赤株,人們無家可歸。
3. 高中生:他的事業一夜之間變成了赤株,所有的辛苦都化為烏有。
4. 大學生:這次疫情導致很多企業倒閉,他們的努力最終成了赤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