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豸
基本解釋
(1).小蟲的通稱。 漢 王逸 《九思·怨上》:“蟲豸兮夾余,惆悵兮自悲。” 唐 杜荀鶴 《和友人見題山居水閣》:“和君詩句吟聲大,蟲豸聞之謂蟄雷。” 沉從文 《主婦集·生存》:“雖活在一個四處是擾擾人聲的地方,卻等于蟲豸,甚至于不如蟲豸。”
(2).詈詞。喻指下賤者。《三國志·吳志·薛綜傳》:“ 日南郡 男女倮體,不以為羞,由此言之,可謂蟲豸,有靦面目耳。”《太平廣記》卷二六六引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盧程》:“ 盧程 擢進士第……唯以氏族傲物。 任圜 常以公事入謁, 程 烏紗隱幾,謂 圜 曰:‘公是蟲豸,輒來唐突!’” 清 黃遵憲 《度遼將軍歌》:“幺么鼠子乃敢爾,是何雞狗何蟲豸!” 魯迅 《華蓋集·戰(zhàn)士和蒼蠅》:“去罷,蒼蠅們!雖然生著翅子,還能營營,總不會超過戰(zhàn)士們的。你們這些蟲豸們!”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書] (蟲子) insects
成語(Idiom):蟲豸(chóng zhì)
發(fā)音(Pronunciation):chóng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蟲子、昆蟲。也用來形容人品行惡劣、卑鄙無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蟲豸是一個比喻性成語,由“蟲子”和“豸”兩個字組成。蟲子代表昆蟲,而“豸”是一種野獸,古代常用來比喻惡劣的人。蟲豸這個成語的含義是指惡劣的人或者卑鄙無恥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蟲豸一詞在日常生活中用得較少,但在文學(xué)作品、口語中較常見。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行惡劣、做事卑鄙無恥,或者指某種卑劣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蟲豸一詞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的文獻和文學(xué)作品中。在古代的典籍中,蟲子常常被用來比喻卑劣的人。而“豸”則是古代的一種野獸,象征著兇狠和邪惡。將蟲子和豸結(jié)合起來,形成了蟲豸這個成語,用來形容惡劣的人或行為。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蟲豸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結(jié)構(gòu)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為真是蟲豸不堪,連最基本的道德都沒有。
2. 這個人心機太重,簡直是個活生生的蟲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的方式記住蟲豸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惡心的蟲子和一只兇狠的豸同時出現(xiàn),形成了一個惡劣的形象,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xué)習(xí)與蟲豸相關(guān)的成語,比如“蟲魚之思”、“豸角之勢”等,以擴大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蟲豸是我們生態(tài)課上學(xué)到的一個詞,它指的是昆蟲。
2. 初中生:他的行為真是蟲豸不堪,連最基本的道德都沒有。
3. 高中生:這個社會上,蟲豸之徒層出不窮,我們要警惕。
4. 大學(xué)生:這個公司的某些高層管理人員真是蟲豸,為了個人利益不擇手段。
5. 成年人:他的所作所為完全是蟲豸行徑,讓人深感惡心和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