俟候
成語(Idiom):俟候
發音(Pronunciation):sì h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等待時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俟候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俟”和“候”。其中,“俟”表示等待,等候的意思;“候”表示時機、機會。俟候的基本含義是等待時機的到來,抓住適當的時機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俟候常用于形容在某個特定的時機等待合適的時機來臨,抓住機會進行行動。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情況,比如等待一個好的機會,等待適當的時機解決問題,等待合適的時機展開行動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莊公二十四年》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魯國的公子重耳被迫流亡他鄉,他在流亡期間遭受了很多苦難,但他一直堅持等待時機,等待著回到魯國的機會。最終,他等到了時機,成功地奪回了魯國的統治權。這個故事中的等待時機就被形容為“俟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俟”和“候”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俟候著合適的時機,才會采取行動。
2. 不要急于行動,要俟候時機再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俟候”與等待時機的意思聯系起來。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個車站,等待合適的時機乘坐火車。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含有“候”字的成語,比如“候選人”、“候車室”等,來擴展對這個字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俟候著放學的鐘聲,才會離開教室。
2. 初中生:我俟候著考試結束,才敢放松一下。
3. 高中生:我俟候著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到來,才能確定未來的方向。
4. 大學生:我俟候著實習機會的到來,希望能夠鍛煉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