綴葺
成語(Idiom):綴葺
發音(Pronunciation):zhuì q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修整,裝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綴葺是一個由動詞“綴”和動詞“葺”組成的成語。其中,“綴”指的是裝飾、附加,而“葺”則表示修整、整理。合在一起,綴葺表示修整裝飾,使之更加美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綴葺常用來形容修整裝飾建筑物、花園、家具等物品,也可以用來比喻修飾文辭、美化文章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綴葺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德充符》中。莊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和文學家,他的作品中經常使用富有意境的修辭手法。故事中有一位叫做德充符的人,他的房屋因為年久失修而顯得破舊不堪,于是他請來了一位名叫綴葺的工匠來修整。綴葺在修整過程中不僅修復了房屋的破損部分,還為房屋增添了一些裝飾,使之煥然一新。因此,人們就用“綴葺”來形容修整裝飾的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幢老房子經過綴葺后,煥然一新,別具風格。
2. 他的文章經過綴葺,變得更加優美動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綴葺”與修整裝飾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幢破舊的房子經過綴葺后變得美麗動人,這樣可以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古代文學作品,如莊子的其他章節,來進一步了解“綴葺”的用法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用彩色紙綴葺了一個漂亮的花束。
2. 初中生:他用藝術字綴葺了一份生日賀卡。
3. 高中生:這篇文章經過綴葺后,別有一番風味。
4. 大學生:她的畫作經過綴葺,展現出了獨特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