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捱
成語(Idiom):遲捱(chí ái)
發音(Pronunciation):chí 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拖延、耽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因為拖延而耽誤了事情的進展或完成。形容做事不積極、拖拉、懶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做事拖延、不積極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事拖延了時間、耽誤了進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遲捱一詞的起源尚無確切記載,但它的意思和形象比喻都比較直觀。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因為自己或他人的拖延而導致事情無法順利進行的情況,因此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兩個漢字組成,第一個字是“遲”(chí),意為遲延、拖延;第二個字是“捱”(ái),意為忍受、忍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遲捱著做事,沒有一點效率。
2. 這個項目因為他的遲捱,已經延誤了好幾個月。
3. 不要再遲捱了,趕緊行動起來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遲捱”與“遲到”聯系起來,因為遲到也是因為拖延而導致時間耽擱??梢韵胂笠粋€人遲到了很多次,因此被別人戲稱為“遲捱先生/女士”。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遲捱相關的成語,如“遲疑”、“拖泥帶水”等,以擴大對拖延、耽擱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遲捱著寫作業,結果被媽媽批評了。
2. 初中生:他遲捱著準備考試,結果考得很差。
3. 高中生:我遲捱著選大學專業,結果錯過了很多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