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寶臺
基本解釋
即七寶樓臺。《剪燈新話·渭塘奇遇記》:“腰肢風外柳,標格雪中梅。合置千金屋,宜登七寶臺。”
成語(Idiom):七寶臺
發音(Pronunciation):qī bǎo t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容貌或言談舉止十分美好,堪稱完美無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七寶臺是佛教中的一種寶座,由七種寶石制成,象征著富貴和尊貴。用來形容人的容貌或言談舉止十分美好,堪稱完美無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人的外貌、言談舉止等方面十分出色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形容事物的完美無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七寶臺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晉書·王濛傳》中,故事講述了晉代王濛的美貌和才華,被形容為“七寶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容貌就像是七寶臺一樣,美麗動人。
2. 他的演講真是七寶臺,無懈可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七寶臺的富貴和尊貴象征,用來形容人的美好和完美無缺,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深入了解佛教文化中的七寶臺的意義和象征,以及其他與美貌相關的成語和詞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笑容就像是七寶臺一樣,美得讓人眼前一亮。
2. 初中生:他的演講技巧簡直就是七寶臺,每個觀眾都被他吸引住了。
3. 高中生:這幅畫的色彩搭配真是七寶臺般的完美,讓人陶醉其中。
4. 大學生:她的外貌、智慧和品德都是七寶臺,完美無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