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跳
成語(Idiom):踢跳
發(fā)音(Pronunciation):tī ti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動物踢腿跳躍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人或動物在興奮或激動的情況下,用力踢腿跳躍的動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或動物因為興奮、激動或生氣而做出的跳躍動作,也可以用來比喻某人或某物的活力和生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該成語源于古代寓言故事《踢跳牛》。故事中,一頭牛因為被人用鞭子抽打,非常生氣,它踢腿跳躍,發(fā)出了巨大的聲響。后來,人們用“踢跳”來形容人或動物因為生氣或激動而做出的跳躍動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好消息后,高興地踢跳了起來。
2. 狗看到主人回家,興奮地踢跳著迎接。
3. 孩子們聽說要去動物園玩,都興奮得踢跳起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一只興奮的小狗在草地上踢腿跳躍的樣子,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動物或興奮激動相關的成語,如“如鳥獸散”、“狼狽為奸”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看到老師給大家分發(fā)好吃的糖果,同學們高興地踢跳了起來。
2. 初中生:聽到自己被選中代表學校參加比賽,小明激動地踢跳了起來。
3. 高中生:考試結束后,同學們聽到成績都不錯,大家興奮地踢跳著慶祝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