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璋
基本解釋
(1).古代天子灌祭山川用的一種玉器。《周禮·考工記·玉人》:“大璋中璋九寸,邊璋七寸,射四寸,厚寸,黃金勺,青金外,朱中,鼻寸,衡四寸,有繅,天子以巡守,宗祝以前馬。” 鄭玄 注:“三璋之勺形如圭瓚。天子廵守,有事山川,則用灌焉。於大山川則用大璋,加文飾也;於中山川用中璋,殺文飾也;於小山川用邊璋,半文飾也。”
(2).古代用以發兵的一種玉制符節。《周禮·考工記·玉人》:“牙璋中璋七寸,射二寸,厚寸,以起軍旅,以治兵守。” 賈公彥 疏:“軍多用牙璋,軍少用中璋。”按,《春官·典瑞》:“牙璋以起軍旅,以治兵守。”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云:“牙齒兵象,故以牙璋發兵,若今時以銅符發兵。” 孫詒讓 正義:“此不云中璋者,中璋比於牙璋,殺文飾,總而言之,亦得名為牙璋。”
成語(Idiom):中璋(zhōng zhāng)
發音(Pronunciation):zhōng zh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在困難時期挺身而出,擔當重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中璋是由“中”和“璋”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中,指的是中心、核心,也可表示在困境中;璋,古代玉器的一種,有很高的價值。中璋合在一起,比喻在困難時期挺身而出,承擔重任,起到核心作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中璋多用于形容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擔當重任的人。可以用來形容在團隊合作、家庭生活、工作場合等方面,有人能夠勇敢站出來,承擔責任,起到核心作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古代有一位名叫孫武的軍事家,他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被譽為兵法之祖。有一次,孫武在戰爭中擔任了重要職責,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取得了勝利。后來,人們將他比作中璋,用以形容在困難時期能夠挺身而出,承擔重任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次危機中,他成為了我們團隊的中璋。
2. 在家庭生活中,妻子是我們家的中璋,承擔了很多重要的角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中璋”與“擔當重任”這個意思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站在困難的中心,勇敢地承擔起責任的形象,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孫武的戰爭經歷,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挺身而出”、“擔當重任”等,來擴展對“中璋”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班級比賽中,小明成為了我們班的中璋,帶領我們取得了勝利。
2. 初中生:在這次社團活動中,小紅成為了我們社團的中璋,組織了一系列精彩的活動。
3. 高中生:在學校的志愿者活動中,小李成為了我們學校的中璋,帶領大家參與社區服務。
4. 大學生:在大學的團隊項目中,小張成為了我們團隊的中璋,負責組織和協調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