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正
基本解釋
(1).謂以強力爭取。《周禮·秋官·禁暴氏》:“掌禁庶民之暴亂力正者,撟誣犯禁者,作言語而不信者,以告而誅之。” 孫詒讓 正義:“正,當讀為征,言恃強力以相爭取。”
(2).以武力征伐。《墨子·明鬼下》:“逮至昔 三代 帝王既沒,天下失義,諸侯力正。” 畢沅 校注:“正,同征。”《魏書·天象志三》:“自五胡蹫躪生人,力正諸 夏 ,百有餘年,莫能建經始之謀而底定其命。”
盡力匡正。《宋史·魏王廷美傳》:“ 德恭 等始歷郡,善裨贊之。茍有闕失而不力正,止罪爾等。”
成語(Idiom):力正
發音(Pronunciation):lì zh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力量正直、行為正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力正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力量”和“正直”兩個詞組成。力量指的是個人或集體的力量,正直則表示行為符合道義和公正。力正的含義是指力量正直、行為正義,表示人或事物具有強大的力量,同時又能保持正直的品德和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力正常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強大的力量,并且能夠堅守正義和道義。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困難時仍然堅持正義,或者一個組織在維護公平和正義方面表現出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力正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故事《左傳》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做季子平的人,他是一個有著強大力量的戰士,但他始終堅持正直和公正的原則。他在戰斗中不僅能夠打敗敵人,還能夠堅持不做對不起良心的事情。因此,人們用“力正”來形容季子平的品德和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力正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第一個字“力”表示力量,第二個字“正”表示正直。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面對困難時依然力正,堅持不做違背原則的事情。
2. 這個組織一直力正維護公平和正義,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記憶力正這個成語,可以把它與強大的力量和正直的品德聯系起來。可以想象一個身強力壯的人堅守正義的形象,或者想象一個組織在維護公正和正義方面表現出色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成語的故事和用法可以幫助加深對力正這個成語的理解。還可以學習其他與正直、公正和力量相關的成語,例如“正直無私”、“力大無窮”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將來成為一個力正的人,能夠幫助別人并且堅持做正確的事情。
2. 初中生:他在班級里一直力正,幫助老師管理秩序,并且對同學們非常公平。
3. 高中生:面對誘惑,她能夠力正地拒絕,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