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域
成語(Idiom):鞠域
發音(Pronunciation):jū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主動謙讓,退讓自己的權益或利益,讓給別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鞠域是由“鞠”和“域”兩個詞組成的,其中,“鞠”意為彎腰行禮或退讓,“域”意為領域或范圍。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主動退讓自己的權益或利益,讓給別人,表達一種謙讓和寬容的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當我們面對爭議或沖突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表示自己的謙讓和寬容,以促進和諧的人際關系。同時,也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在團隊合作中退讓自己的權益,為整個團隊的利益著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鞠域”最早出現在《周禮·地官司徒·大宗伯》一書中。相傳,古代的周朝有一位名叫鞠餐的大臣,他非常聰明能干,深受國王的器重。一次,國王因為一個重要的決策需要爭論,鞠餐和另外一位大臣都有自己的意見。為了避免爭斗,鞠餐主動退讓,將自己的意見讓給了對方。國王對他的謙讓和寬容非常感動,因此創造了成語“鞠域”來表達對他的贊賞和教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鞠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會議上鞠域自己的權益,讓給了其他同事。
2. 她總是能夠鞠域自己的利益,為大家著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鞠域”記憶為“彎腰領域”,形象地表示主動退讓自己的權益或利益,讓給別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鞠域”相關的成語,如“鞠躬盡瘁”、“謙讓有加”等,以擴展對謙讓和寬容精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在游戲中鞠域自己的機會,讓給其他小伙伴。
2. 初中生(13-15歲):我在班級競選中鞠域自己的權益,支持其他同學的發言。
3. 高中生(16-18歲):我在志愿者活動中鞠域自己的時間,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
4. 大學生(19-22歲):我在團隊項目中鞠域自己的主意,采納了其他成員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