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鋌
成語(Idiom):紙鋌(zhǐ tǐng)
發音(Pronunciation):zhǐ t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脆弱不能經受風吹雨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紙鋌是由“紙”和“鋌”兩個字組成,其中“紙”指的是脆弱的紙張,“鋌”指的是古代的一種銅制的鏡子,而鋌的形狀很薄,容易碎裂。紙鋌的意思就是將紙的脆弱比喻為銅制鏡子的薄脆,形容事物非常脆弱,不能經受風吹雨打。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非常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的摧殘和破壞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心志脆弱,不能承受壓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紙鋌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的《袖中箴》一書中。據說,明代宰相嚴嵩的兒子嚴世蕃,因為受到父親的寵愛,所以變得非常脆弱和嬌氣,不能承受世間的壓力。后來,有人用紙做成了一個銅鏡的形狀,放在嚴世蕃的書房里。嚴世蕃看到這個紙鋌,非常害怕,因為他覺得自己就像這個紙鋌一樣脆弱,不能經受風吹雨打。從此以后,紙鋌就成為了形容脆弱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紙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小孩太紙鋌了,一點點挫折就受不了。
2. 面對困難,我們不能像紙鋌一樣脆弱,要堅強起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紙鋌的形狀和含義聯想起來,想象一個脆弱的紙鏡子,容易碎裂,不能經受風吹雨打的情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或文章來加深對紙鋌這個成語的理解和應用。還可以嘗試尋找其他與脆弱或易碎相關的成語,擴展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玻璃杯掉在地上就碎了,真是紙鋌一樣的脆弱。
2. 初中生:他雖然看起來強壯,但內心卻紙鋌一般,一點挫折就會崩潰。
3. 高中生: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我們不能像紙鋌一樣脆弱,要有堅定的信念和勇氣面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