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憑
但憑(dàn píng)
發音(Pronunciation):dàn p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表示只要有某種條件或依據,就可以放心、毫不懷疑地去做某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但憑是一個偏正式的成語,用來表示只要有一定的條件或依據,就可以放心地做某事,毫不懷疑。它強調條件或依據的可靠性和充分性。但憑常常和“只要”、“就算”等連用,表達一種堅定的信心和決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但憑常用于正式場合、文學作品或書面語言中,用來表達自信和決心。在口語中使用較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但憑最早出現在《后漢書·盧植傳》中。故事中,盧植被任命為巴郡太守,當時巴郡盜賊橫行,人們對盧植的才能并不看好。盧植在上任之前,向朝廷保證只要給他一年的時間,他就能平定巴郡。他說:“但憑一年,我必定平定巴郡。”結果,盧植果然在一年之內平定了巴郡,因此“但憑”成為了一個流傳至今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但憑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但表示條件,憑表示依據或基礎。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但憑你再怎么努力,也不一定能夠成功。
2. 他說只要有機會,但憑他命運多舛,也要努力爭取。
3. 但憑你的實力,一定能夠通過這次考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例如,可以聯想成一個人站在一條條件的橋上,橋上寫著“但憑”,表示只要站在這個橋上,就可以放心地做某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以身作則”、“有志者事竟成”等。這些成語都表達了一種積極的信心和決心,能夠幫助我們在面對困難時保持自信。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但憑我努力,我一定能畫出漂亮的畫。
2. 小學生:但憑我每天堅持練習,我一定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
3. 初中生:但憑我努力學習,我一定能考上理想的高中。
4. 高中生:但憑我努力備考,我一定能考上理想的大學。